SHOW / EPISODE

從救恩史中學習

5m | Jul 25, 2023

常年期第十六周

星期三

聖母瑪麗亞的父母 聖若亞敬及聖亞納紀念

詠 78:18-19, 23-28

聖詠78篇是《聖詠集》中第二長的聖詠,是一篇意義深遠的詩歌形式的訓誡,聖詠深入探討了從梅瑟到達味時代的以色列歷史。它的核心是上主的奇妙作為。詩人和聽眾從他們的祖先那裡收集了這些作為的見聞。現在,他們有責任將這些見聞傳遞給下一代,確保這段豐富的歷史不被遺忘。

著名的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經說過:「歷史是生活的導師。」詩人也有同樣的感受,他相信,通過回憶和反思我們的救恩史,我們可以得到寶貴的人生教訓。聖詠78篇的作者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我們應該相信上主,遵守他的命令,而不是效仿我們的祖先,他們雖然見證了上主的光榮作為,卻叛逆失信於上主。

今天我們讀到的聖詠78篇的大部分內容集中在上主降下瑪納上,這是上主對他子民所提出的挑戰的直接回應:「天主豈能設宴於沙漠?」(詠78:19)。與《出谷記》的作者相似,詩人認為這個問題是一種叛逆的行為,是對上主能力的試探。值得注意的是,在出谷記的敘述中,在上主向以色列的敵人展現了極大的能力,使以色列奇跡般地渡過紅海之後,人們見證了這一奇妙的事件,並興高采烈地歌頌上主,感激他戰勝了法郎的軍隊(見出14-15),卻立即因缺乏食物而開始抱怨。那麼,為什麼他們不相信那擊敗他們敵人的上主,也能在曠野中供給他們水和食物呢?

在若望福音中,瑪納的奇跡再現,耶穌用一個小男孩慷慨獻上的五餅二魚使5千人吃飽(見若6:1-14)。第二天,耶穌在葛法翁的會堂里發表了一段關於「生命之糧」的講道,這使聽眾感到驚訝,並導致他的許多門徒轉身離開(見若6:22-66)。在他的講道中,耶穌將瑪納與他自己作了對比。正如上主從天上降下瑪納一樣,上主也從天上派遣他的愛子來到世上。然而,瑪納只是滿足身體上的飢餓,而耶穌卻是來滿足我們精神上的渴求。此外,瑪納不能使人永生,而耶穌賜給所有相信他的人永生。

古時,以色列人問:「天主豈能設宴於沙漠?」(詠78:19)。同樣,在葛法翁聽耶穌講道的人也彼此爭論,「這人怎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若 

6:52)。這兩個問題都暴露了他們缺乏信心。那我們呢?我們是否也缺乏信心而挑戰或試探上主呢?

詩人告誡我們不要忘記上主的作為。根據聖經的慣例,遺忘會導致犯罪。以色列人忘記上主、就去朝拜偶像、違背上主的誡命。耶肋米亞先知書18章15節講到:「但我的人民卻忘掉了我,向「虛無」獻香,滑出了自己的正道,離開舊日的行徑」。因此,讓我們牢記聖詠78篇的教訓。讓我們信靠上主,聽從他的命令,記住他在歷史上所行的大能作為,不要重蹈我們那叛逆祖先的腳步。

Audio Player Image
與聖經同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