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ject Matter Technology, the Body, and Science on the Anglo-American Frontier, 1500-1676

    00:01-13:16 書籍介紹

    13:17-19:40 跟其他種族研究的區別與特色

    19:41-21:51 殖民、身體與科學的結合

    22:00-26:37 英格蘭與西班牙殖民的不同

    26:38-30:46 從歐美帝國視角理解世界會產生的問題

    30:47-39:02 科學的重要性:1.人種學;2.科學的「濾鏡」3.歷史化殖民研究

    39:03-52:38對本書的疑問:科學的定義?口述材料的運用?英國人如何面對戰敗的事實?

    52:39-1:00:04 總結感想:文字與殖民、對殖民史研究的貢獻、理解世界的方式

    1:00:05-1:03:48 親愛的暫別

    1h 3m - Sep 15, 2022
  • Cartographies of Tsardom: The Land and Its Meanings in Seventeenth-century Russia by Valerie Ann Kivelson

    新一期的三小人讓大家久等啦!


    這一期我們把鏡頭拉到17世紀的俄羅斯,從地圖的角度去理解俄羅斯作為一空間概念,是如何形成的。Valerie Kievlson的Cartographies of Tsardom: The Land and its Meanings in Seventeenth-century Russia不同於一般的歷史學作品,從地圖的角度探索莫斯科大公國時期,在帝國內部的不同群體,如何透過畫地圖來伸張自己的土地權利、財產、甚至宗教思想。這些群體包含了帝國,但Kievlson的研究指出,農民、東正教士、退休軍官、地方低層官員,反而才是形塑俄羅斯地圖發展的關鍵角色。在此意義上,帝國僅具有最終肯認的地位。這個從中下階層啟動的畫地圖運動,推進了農奴制度的發展以及帝國向西伯利亞的擴張。換言之,近代早期的帝國在領土擴張方面,可能沒有我們之前想的如此重要。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地方角色佔了決定性的因素。跟我們一起讀這本經典,來改變你對近代早期帝國史的理解!


    0:50 書籍、作者介紹

    1:45中古和近代早期俄羅斯歷史簡介

    3:00 一般地圖學史、俄羅斯地圖史簡介

    7:20 本書章節介紹

    20:20 什麼是空間?

    23:40 製圖學的學術史簡介

    31:00 資料與詮釋資料

    35:40 地方檔案的重要性

    38:00 與The Board of Rites and The Making of Qing China的比較

    40:35 何謂俄羅斯?何謂帝國?

    46:35 Middle persons/中間人對歷史學研究的意義

    51:45 三人的心得

    54m - Jul 7, 2022
  • The Marvelous Clouds: Toward a Philosophy of Elemental Media by John Durham Peters

    你有想過海豚沒有手作工具會活成什麼樣嗎? 你有想過你心裡默數的小鳥跟上帝有甚麼關係嗎? 這些問題又跟「媒介」(media)有甚麼關聯呢?

    這次小人們一起讀了一本包羅萬象、知識龐雜,卻又引人入勝的鉅作The Marvelous Clouds。從生物學到神話學、從海洋講到太空,這本書旁徵博引卻又詩意盎然、學術深厚又有趣易讀,強力推薦給聽了我們podcast卻始終覺得太難的你,這是一本人人都可以信手翻閱的通識讀物!

    集結了各種小知識,本書最適合的閱讀方式就是隨意翻到一個你有興趣的段落,隨意地看起來。看作者約翰‧彼得斯(John Peters)如何信手拈來地把故事講得生動趣味,卻又一步步帶我們拓展對於媒介的認識。希望各位走過聽過,這本書真的不要再錯過!

    1:36 作者與本書簡介、初步的讀後感。

    15:12媒介作為存在條件和作為基礎設施的媒介

    21:58如何透過媒介來理解存在

    26:25媒介並非一直都理所當然。

    29:55媒介與技術、簡介「媒介考古學」

    39:20有趣的連結:書寫與語言及其啟發

    42:20抽象觀念與實行技術,哪個重要?

    47:25案例分享:古人類學與希臘神話

    53:28媒介塑造的真實,歷史的角度

    56:13 歐陽的小結:演算法與媒介

    59: 50從生物到神話到死亡

    1:04:01 下回預告

    1h 6m - Mar 22, 2022
  • When Sparrow Became Hawks: The Making of the Sikh Warrior Tradition, 1699-1799

    新一期的三小人讓大家久等啦!


    前兩期中,我們討論了17世紀清帝國的禮儀建構,以及18世紀漢族士大夫的禮儀思想世界,這一期我們離開東亞,來到18世紀的南亞。這次我們討論的是Purnima Dhavan的專書,《當麻雀變老鷹:錫克戰士傳統的形塑》(When Sparrows Became Hawks: The Making of the Sikh Warrior Tradition, 1699-1799)。錫克教可能聽起來有點陌生、卻又不太陌生,錫克教是創立最年輕的世界級宗教,主要分布於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省、還有北美。除此之外,在蒙兀耳(Mughal)帝國衰弱之後、英國全境殖民之前,錫克教社群在18世紀的南亞次大陸建立起帝國。錫克教是如何透過宗教儀式,建立起「戰士」傳統,乃至於凝聚教徒以成立政治組織,為本書的關注點。我們希望透過討論本書,一同跨出中文世界的歷史舒適圈,參考一下同樣也很有趣的南亞史。


    下一期我們將進入下一個主題「媒體」(media)。我們會討論晏顥精心挑選的經典著作,John Peters的The marvelous clouds : toward a philosophy of elemental media。敬請期待!

    1h 11m - Feb 26, 2022
  • 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折:《儒林外史》研究

    想到「禮儀」,大家會想到甚麼呢?是「請謝謝對不起」的好棒棒禮貌生活、還是每天幫自己沖一杯咖啡開啟一個早晨的「儀式感」?儘管可能不再像過去那樣三跪九叩,但禮儀仍無所不在地充斥於我們四周。從初見面的握手禮、每天點一支香的敬神禮,到結婚時忙進忙出的婚禮,大大小小的禮儀模式規範著我們的生活,讓人習以為常,甚至渾然不覺。

    結束了上一次的規規整整、滿滿帝國制度的禮儀討論,這次時間咻咻咻地一下快轉到18世紀,我們討論起漢人菁英的朋友圈,以及他們所關心的社會問題。本期討論商偉老師的《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折:《儒林外史》研究》,是一本以白話小說《儒林外史》為中心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透過《儒林外史》,我們可以看見作者吳敬梓如何反思當時知識分子間熱烈討論的禮儀意涵、如何把朋友圈裡的辯論、交談,以及八卦(?)都變成一篇篇的故事,又是如何不斷地在質疑傳統的同時也質問自己。

    小人們這次除了討論禮的象徵意義外、也涉及儒家禮儀與世俗利益之間糾葛不清的關係,當然也有小說與歷史這些我們始終辯論的問題。歡迎大家跟著我們,一起進入文人小說的世界裡,偷窺一下18世紀文人生活裡的清醒與瘋狂、痛苦與快樂!


    出版背景介紹 01:05

    書籍章節摘要 02:50

    為什麼「禮」是《儒林外史》的核心命題? 05:30

    禮儀生活的內在矛盾:「二元禮」 09:05

    明末儒林追求禮儀生活的失敗嘗試:「泰伯禮」12:10

    「苦行禮」:禮儀生活不只是說說而已?17:07

    為什麼「苦行禮」依然不能修正「二元禮」的矛盾?18:25

    《儒林外史》作為吳敬梓的思想實驗 24:30

    歷史與時間:《儒林外史》的創新性1 26:57

    權威敘事者的消失:《儒林外史》的創新性2 31:29

    儀式的意義?41:36

    官方體制 vs. 世俗慾望46:25

    小說作為思想性文獻48:00

    儀式帶來規範還是焦慮? 50:10

    十八世紀與文人小說 54:26

    儒家禮儀主義的復興是否失敗?01:00:45

    儒家的多元性與其界線 01:04:00

    《儒林外史》與當代文化反思01:09:00


    下期選讀介紹 01:13:20

    1h 15m - Dec 12, 2021
  • Board of Rites and the Making of Qing China

    哈囉大家好!各位朋友在疫情期間曾經透過儀式感找回生活的步驟嗎?

    這個月我們進入第二個主題:儀式,選了一本2019年才出版的新書,重點筆記都幫各位做好了!我們討論儀式在國家建立時期扮演的角色,從皇太極講到光緒,從南漢山城講到唐伯虎點秋香。沒想到儀式感除了幫我們穩定生活中的腳步,還有幫助清朝穩固王權嬗遞、建立征服帝國統治合法性的功能!

    自己覺得這集真是幽默風趣,又終於沒有電腦要起飛的聲音了!請各位朋友給我們一個機會,也歡迎(拜託)留言分享意見跟心得(手比愛心)!

    下個月我們會討論商偉教授的Rulin waishi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折》),歡迎各位朋友一起看書,十一月底再一起討論!

    PS:勘誤一下,皇太極是四大貝勒之一,不是四個汗之一,竹講錯了,I'm so sorry


    1h 9m - Nov 8, 2021
  • 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
    1:39 書籍介紹 8:11 心得分享 15:50第二章討論-紀實書寫裡的虛構性 26:08第六章討論-小說裡外的多重觀點 39:40 文學與歷史研究的區別? 51:10 方法的差異? 56:46 竹のcultural shock—關於學科的討論 59:14 要結論了喔~ 1:06:34 「邊疆」主題的小結 在前面兩本歷史鉅作之後,這次三小人終於讀起了更為文學的研究~ 但過去都是歷史系出身的我們,很快地反省了「歷史」與「文學」研究的具體差異。 到底這兩種研究之間有甚麼區別呢?又或者沒有區別?而我們又為什麼要在意這些? 藉著胡曉真老師的《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小人們這次探訪遙遠的中國西南疆界,同時也思考歷史與文學的邊界何在。歡迎對邊疆故事、歷史與文學的距離有興趣的朋友搭上順風車,一起搖搖晃晃地一探究竟! (PS: 竹已經買新電腦了!下次不會再有電腦起飛的聲音了!)
    1h 12m - Sep 21, 2021
  • China Marches West
    3:57:本書摘要 14: 40:為什麼西征? 33:19:帝國怎麼運作?清帝國如何管理新領土? 40:05:帝國之間的可比較性 45:01:為什麼要談「帝國」? 56:14:歷史書寫的複雜性 1:09:05:Perdue教授的歷史書寫 1:17:25:感想。
    1h 27m - Aug 16, 2021
  • 三小人
    嗨大家好!我們是三個生活只有讀書的人。想跟大家分享我們讀的書、讀的人、讀的世界。 01:00 內容介紹 03:10 書籍摘要 09:00 「地理未知論」 13:45 「多族群帝國的邊疆政策」 23:16 過渡到外交政策 33:07 情報搜集與禁菸政策 36:39 魏源的世界史意義 42:32 知識的階級 47:13 為什麼我們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 52:06 本書方法論的貢獻 58:10 歐陽與Prof. Mosca的相處經驗 1:00:42 地圖的意義 1:05:26 結尾
    1h 10m - Jun 29, 2021
Audio Player Image
三小人
Loading...